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博
川流視頻抖號
微信視頻號
當日,蓬安縣科技特派團還分別深入利溪鎮、新園鄉等地開展送“技”下鄉活動,贏得廣大種養殖戶一致好評?萍继嘏蓤F增強了鄉村振興人才支撐,破解了農民科技種植難題,為農民帶去新技術、新品種、新材料,在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著積極有效的作用。
(梁隆宇 陳雨)連日來,在瀘州市納溪區白節鎮福華村3組的田間地頭,處處都種植著綠油油的甜象草,村民文書壽抓住晴好天氣收割甜象草運往組里的肉牛養殖基地切割備糧。
(劉剛 黃珍珍)近年來,樂山市犍為縣圍繞“四川省人才工作先行區”創建,大力實施“才薈金犍”人才項目,聚焦一線發現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推動各類鄉村振興人才在基層一線“破土而出”,以人才振興賦能鄉村振興。
22日,在王家鎮四合村的紫蘇種植基地,連片的紫蘇迎來豐收,片片“紫葉”點綴在青山中,散發著醉人的香氣,村民們穿梭在紫蘇地里,采摘、收割,田間地頭里滿是豐收的喜悅。紫蘇具有投入少、易種植、見效快的特點,2021年起,四合村開始大面積種植紫蘇。農業龍頭企業在2023年共帶動全縣種植上萬畝紫蘇,農戶每畝增收1600元左右。
(劉玉明)“這一片原來是坡坎地,高低不平,現在田坎也加寬了,方便農機開進田里耕種。三臺縣委宣傳部供圖 做好“耕地”文章 守護“天府糧倉” 西平鎮是三臺縣的人口大鎮、農業大鎮,素有“糧倉古鎮”的美譽。
(丁春翔)23日,走進瀘州市納溪區上馬鎮云臺寺村的1000畝優質柑橘產業園,一棵棵橘樹上掛滿了金燦燦的柑橘,沉甸甸的果實色澤鮮艷,個頭圓潤,很是喜人。
當前,正值茶園冬季管護的關鍵時期。茶葉是高縣農業特色支柱產業,全縣現有茶園33萬畝,8個萬畝億元茶葉基地,1個省級、1個市級、2個縣級茶葉現代農業園區,茶葉經營主體255家,茶農15萬余人。
近年來,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充分利用赤水河岸獨特的地理氣候優勢釀造傳統醬油,已打造為中國最大的傳統醬油釀造生產基地和醬油天然博物館,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帶動了當地農旅經濟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日前,合江縣先市醬油食品股份公司員工在露天曬場直播醬油產品。
(梁隆宇 韓沁)幾場雨水過后,竹林里泥土濕潤,正是采挖冬筍的好時機。11月20日,在瀘州市納溪區白節鎮竹海村,一大早村民們就帶上工具來到竹林采挖今年的第一批冬筍。
”孫登國介紹,明年,園區的青脆李樹進入初掛果期,待進入盛產期,預計年產鮮果60萬斤,年產值近50萬元。隨著石燭村東西部協作農旅融合示范園的建成投用,該村60多歲的馬正秀和園區附近其他30多名群眾在家門口成為產業工人,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溫鐵軍表示,農村資源變資產重構新型集體經濟是一項全國性的工作,成都農村產權交易所的經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和工具。成都農村產權交易所的交易數據也接入了成都市紀委監委“正風肅紀監控大數據平臺”,以加快基層產權交易預警建模推進。
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2022年度四川專利獎授獎的決定》,經四川省專利實施與產業化獎評審委員會評審,共評選出66個專利獎獲獎項目。其中,一項名為“太陽電池及其制備方法、太陽電池背面多層復合鈍化膜”榮獲一等獎,意味著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又一次將“四川專利獎”收入囊中。
合江縣委統戰部供圖 電商開路,拓寬銷售渠道 “我們也是慕名而來,找‘柚子哥’預訂一些真龍柚。鄉賢助力,擴大發展規! 〗陙,真龍鎮積極發揮鄉賢作用,重點打造瓦房、武民2個產業示范村,建成真龍柚現代農業園區。
近日,位于宜賓市翠屏區金坪鎮青橋村的九州油茶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千畝油茶產業園內的油茶,陸續進入采摘期。據了解,宜賓市翠屏區將集中力量進一步加大對油茶企業的扶持力度,研發新科技、采用新工藝、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雁江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共推出“文明紅黑榜”10期,督促鄉鎮加強衛生環境治理,有效改善了鄉村環境面貌。雁江區著力培育地方特色文化,拓展文化傳播載體,豐富群眾文化活動,以鄉村文化建設促進鄉風文明建設,提振鄉村精氣神。
(彭杰 王欣昭)近日,在營山縣營樂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直播室,小桌上整齊地擺放著黃渡鎮金子山柑橘園采摘的愛媛柑橘。營山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實施為契機,建立3個農產品電商示范基地,做好與質量溯源體系的對接,提升農產品品質。
為了助農增收,鳳鳴鎮黃金灣村積極回引返鄉創業人才,王國平就是積極響應號召返鄉創業的鄉賢之一。2020年,王國平返鄉流轉幾十畝冬水田種植澤瀉,他按每畝300元的價格付給村民租金,并請村民在基地務工,負責栽種、管護和采收澤瀉。
(楊勇)從田間到廠房、從查看凍庫到清點產品數量……54歲的彭興財,每天都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自己的夢想進發!2017年11月,我們成立了三臺縣嘉宴藤椒種植專業合作社,吸引了190余戶農戶入股,共流轉土地400余畝。
近日,富順縣攜手四川輕化工大學,啟動“一村一名博士”計劃。四川輕化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博士趙長青來到富順縣板橋鎮天臺村,在鹽都人家食品有限公司開啟為期2年的“進村”歷程。
雖然管護方便,但為了不讓村民承擔種植風險,該公司免費為劉楊村提供栽培、管護技術指導,產后保底回收油茶等。經過現場實測,今年全村油茶鮮果總產量超過2.5萬公斤,產量相較于去年增加了一倍,預計產值可達10萬元,戶均增收可達2000元。
眉山:橙黃橘綠時 一派豐收好景。
(劉剛 王昊)近年來,樂山市金口河區在“選、育、管”上做文章,著力打造一支有干勁、會干事,作風正派和辦事公道的新型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讓“雁陣效應”賦能鄉村振興。
2018年7月,徐世狀返鄉后,在瀘州一個已經小有名氣的網紅那里學習短視頻拍攝。徐世狀通過自己的力量為家鄉代言,帶動鄉親們致富增收,用自己的方式在助力鄉村振興的畫卷上增添了亮麗的一筆。
(劉剛 汪清林)為進一步破解鄉村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優、新型“種養加”人才匱乏等問題,近年來,樂山市沙灣區不斷強化人力資源研判、人才資金投入、人才“選育用管”,著力打造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本土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夯實人才基礎。
(余強洋)深秋時節,松潘縣鎮坪鄉藏紅花椒種植基地,滿山遍野的花椒樹掛滿紅彤彤的碩果,微風吹來,陣陣“椒香”沁人。如今,松潘縣藏紅花椒產量越來越高,品質越來越好,群眾充滿干勁,日子越過越美好,松潘綠色農業產業的發展也進入快車道。
四川合江:和美鄉村美如畫。
(劉剛 吳靜)近年來,樂山市沙灣區立足區域特色產業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人才工程”,引導各類人才向鄉村傾斜、資源向鄉村匯聚、力量向鄉村集中,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劉剛 任崢)近年來,樂山市井研縣深入貫徹落實上級相關要求,為建設新時代井研引好、育好、用好、留好人才,搭建好“人才梯隊”,以人才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王超明 劉曉梅)日前,西南盆景藝術聯合會首屆盆景藝術展在瀘州市舉行。來自川渝滇黔以及廣西等省市的260盆精美盆景亮相藝術展,納溪區新樂鎮高洞村參展4家盆景,其中3家斬獲銅獎。
(劉剛 何濤)近年來,樂山市沙灣區緊扣鄉村產業振興發展需要,立足縣域實際,堅持“外引內培”,推動人才在盆周山區“組團建隊”,以人才振興賦能鄉村振興。
(劉剛 王浩羽)今年以來,樂山市沐川縣率先在全市探索強村公司模式,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全面激活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紅色動能”。全面吸納整合在外鄉賢、返鄉大學生、本地能工巧匠、農村家庭能人等人才,助力強村公司發展,推動鄉村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
(劉剛 汪清林)為進一步加快建設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新形勢新要求的人才隊伍,近年來,樂山市沙灣區著力從“頭雁”提能領航發展、“歸雁”還巢反哺鄉村、“鴻雁”爭鳴助推振興三個方面狠下功夫,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
近年來,建立健全《沙灣區對口幫扶金口河區高層聯席會議制度》和《沙灣區對口幫扶金口河區項目管理辦法》等制度10項,對口幫扶工作組成員被省政府表彰為脫貧攻堅先進個人5名,被提拔重用7名。
(記者 劉忠俊)10月19日,以“茶和世界·共享美好”為主題的2023中國成都(秋季)國際茶業博覽會在成都開幕,甘孜州九龍縣組團參展并亮相。九龍縣文廣旅局供圖 經調查,甘孜州九龍縣產茶區主要分布在魁多鎮、煙袋鎮等鄉鎮,古茶樹約14萬株。
近日,走進珙縣王家鎮青山壩羊肚菌種植基地,只見一座座黑色大棚整齊劃一,規模龐大。余浩 攝 細嫩鮮美的羊肚菌是一種珍稀食藥用菌,因富含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等20多種營養元素,被譽為“菌中之王”。
瀘縣縣委統戰部供圖 走進道林溝,一樹樹油茶花競相綻放,清香四溢,潔白的花瓣、金色的花蕊,與綠葉相間相映,美不勝收!睘o縣石橋鎮農豐村黨總支書記、主任、鄉村振興鄉賢聯誼會名譽會長屈志成介紹道,待到霜降前后,油茶果也就到了采摘季節。
(李同周)賞非遺、看演出、聽音樂……國慶假期,在西充縣城南新區“充國里·有機生活街區”,前來體驗西充“有機慢生活”的游客絡繹不絕。整個有機鄉村慢生活示范帶全長14公里,在這條線上,游客可以欣賞原汁原味的田園風光、體驗最傳統的鄉村民俗、品嘗最健康的有機美食。
近年來,自貢“市級鄉村振興重點村”—大安區牛佛鎮農科村,注重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筑牢人才根基,以和美“鄉情小院”為抓手,打造村容美、庭院美、生態美的新農村。和美“鄉情小院”的建設,讓農科村一幅幅美麗畫卷徐徐鋪開,見證的是鄉村振興帶來的累累碩果。
(劉剛 石睿 劉筱露)今年以來,在樂山市井研縣委組織部的指導下,三江鎮黨委堅持以”十大行動”為牽引,大力實施服務提升、產業發展、文化傳承“三大行動”,讓曾經“全靠天吃飯”的“落后鎮”走上了持續振興之路。
(劉剛 許丹丹 林柯)“認真落實上級相關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實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六大行動,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塑造鄉村風貌新氣質,推動鄉風文明、鄉村治理再提升,加快打造四川鄉村振興示范區!苯,自貢市富順縣委書記楊斌帶隊,到古佛、童寺和代寺鎮調研鄉村振興、千萬工程示范建設等工作時指出。
(盧海軍 黃建偉 李宇婷)10月7日,瀘州市合江縣大橋鎮上房村水稻高產攻堅示范片區經過現場測產驗收,再生稻畝產達到489.9公斤,比去年增產80.4公斤,再創畝產新高。
“四園”即優質蔬菜出口產業園、丘陵優質蔬菜產業園、蔬菜初加工產業園和粵港澳大灣區蔬菜專供產業園;“一帶”即旌西特色蔬菜產業帶。下一步,旌陽區將繼續強化標準化建設、泡菜加工建設,加強品牌市場培育,努力增加蔬菜產值,提升蔬菜品牌,力爭在2025年蔬菜產業達到13億元。
余明之所以有擴種荔枝的底氣,主要來源于當地鄉賢殷紅艷的直播帶貨。殷紅艷早年在外地打工,2020年返鄉,她承包了30畝集體土地發展特色水果產業,種植帶綠、陀提等優質荔枝品種300余株。
“這幾年種烤煙,政策好,我從以前的10多畝,發展到200至300畝,這幾年烤煙行情好,賺了不少錢。近年來,聯合苗族鄉通過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帶領全鄉苗漢同胞擼起袖子加油干,取得可喜成績,烤煙產值1200萬元,竹筍產業1800萬元,各類種植、養殖大戶400多戶。
“隴西河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占地約1萬畝,將把稻田單一的農業種植模式,提升為稻—魚、稻—蝦、稻—鱔立體生態的種養結合模式。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持續做強茶葉、林竹、生豬三大特色優勢產業,做優冷水魚、蔬菜、水果等特色農業產業。
(劉剛 曲比布谷 楊杰允)今年以來,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堅持黨建引領,聚焦人居環境治理難題,通過壓實工作責任、突出問題導向、注重常態化督導、健全獎懲機制,持續夯實基層治理成果,確!拔迩濉毙袆勇涞、落實,積極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連日來,在自貢市貢井區建設鎮幺塘村,500余畝柚子陸續成熟,漫山柚樹隨風蕩,幽幽果香沁心脾。一樹樹黃綠相間的“龍都早香柚”壓彎了枝頭,果農們穿梭其間忙著采摘,果園里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劉剛 尹烜)近年來,樂山市沙灣區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通過發掘“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路徑,有效發揮黨委政府、社會組織、黨員群眾多方主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努力構建現代鄉村治理體系,以鄉村善治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近日,在汶川縣綿虒鎮龍潭村的田間地頭,綠油油的蓮白、紅彤彤的辣椒長勢喜人,鋪滿田間。沿著龍潭村一路走來,田間地頭,不時有村民正在田間查看蔬菜長勢,清理田間雜草。在做好“糧食安全”的同時,綿虒鎮鼓勵種糧大戶、農民合作社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延長產業鏈,提升糧食產業附加值,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劉媛 楊義基)微風和煦,露水芬芳,九月的桂花香淡雅而深遠。在瀘州市古藺縣金蘭街道桂香村鄉賢示范園內有野生桂花樹萬余株,金秋時節,丹桂飄香,芳香四溢。
因地制宜實施分級分類財政補助政策,全市補貼“金通工程”客運企業6000余萬元/年,保障鄉村運輸“金通工程”公益屬性,“金通公交”線路實行2元一票制,票價降低50%以上。推廣客運車輛搭載郵件快件,75%以上的客運班線開展交郵合作,郵政快遞實現鄉鎮全覆蓋,建制村通郵率達到100%,進一步打通郵政快遞進村“最后一公里”。
19日,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主辦的“以竹代塑”標準化工作推進會在宜賓市興文縣舉行。近些年來,興文縣因地制宜高標準打造了楠竹、方竹、紙漿竹3大類10萬畝級產業基地,成功打造了6個省級現代竹林示范基地、1個省級現代竹產業園區、3個鄉村振興竹產業示范基地。
今年,四川陸續開展了“當家品種”和“主導品種”遴選,以及“稻香杯”優質米評選,大面積推廣應用優良品種,夯實糧食穩產增產的堅實基礎。對于完成今年的糧食生產任務,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很有信心:“今年,四川夏糧已實現3.7%的增產,已獲豐收。
眼下,在自貢市富順縣童寺鎮西湖村,沿著道路到處是一片碧綠、一層金黃,500余畝的再生稻長勢良好,目前已進入了抽穗揚花期,農戶們豐收在望。據悉,近年來,富順縣立足實際,充分發揮再生稻的獨特優勢,已形成一套成熟的生產技術規范,再生稻栽培技術逐漸完善,單產不斷提高和穩定。
(劉剛 羅君秀 李明豪)今年以來,在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委組織部的指導下,毛坪鎮堅持黨建引領,育強“頭雁”隊伍,聚焦提升村組干部服務群眾意識和履職盡責能力,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編織培訓要求“一張網”。
(郭明)近日,交通運輸部“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評估驗收組前往營山,圍繞“建、管、養、運”對營山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進行評估驗收。目前,營山縣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6760公里,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100%;全縣農村公路工程質量監督覆蓋率、一次性交工驗收合格率達100%。
而這些采用新辦法培育的苗子,比傳統培育的大頭菜苗更具生命力,將為今年整個產業園區大頭菜種植提供可靠保障。據悉,今年以來,成佳鎮依托產業園區項目建設,不斷提高園區大頭菜機械化種植水平,加快了全鎮農業現代化生產步伐。
如果說從千畝蔬菜基地的發展,看到了全新壤塘農業產業的生命力,那么也可以從瑟古村的振興,管窺到壤塘縣農業多元化發展的格局。壤塘縣乘勢而上,編寫《壤巴拉牦牛產業園區規劃》《牦牛標準化養殖方案》,把康壟村“黨建引領、合作社牽頭、致富能手承辦”的模式推廣向全縣。
彭川攝 據了解,長秋山旅游環線項目全長13.991公里,按四級公路標準修建,路基寬6.5米,雙向雙車道,瀝青砼路面,工程將在2023年底竣工!钡だ饪h齊樂鎮丹橙現代農業園果農黃康文稱,現在的好日子得益于找準了致富路,更得益于這些密密麻麻的產業路。
據了解,珙縣建立縣、鄉、村三級網格共計1466人,今年以來,共組織開展6次日常排查和1次集中排查工作,新增監測對象197戶648人!薄 〗刂聊壳,來自市、縣97家單位共178名駐村幫扶干部已全面完成輪換,將對珙縣64個村進行幫扶,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
(方旭 唐千越)近年來,瀘州市龍馬潭區聚焦農業發展,依托高粱種植和水產養殖等優勢產業,大力推廣和培育農業新品種,全力拓展農業發展新空間,推動鄉村振興取得實效。
在依托有機品牌打造鄉村旅游亮點、推動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探索中,該村因地制宜發展有機產業,借勢發展觀光旅游、采摘經濟,拓展了群眾的增收渠道。衡歡 攝 據了解,有機村所在的西充有機鄉村慢生活示范帶,只是西充縣打造的農旅觀光精品旅游線路之一。
(鄒立洋 魏杰)“坐在這里,不僅可以邊喝咖啡邊欣賞萬畝梯田,晚上還可以吃烤肉。在古藺縣東城產業園區內,四川義昌制蓋有限公司生產線上一個個白酒瓶蓋配件順著傳送帶傳出,等待進一步組裝。
(劉剛 王官銀)今年以來,樂山市沙灣區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聚焦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文明新風建設、鄉村基層治理工作,持續推動鄉村振興工作落實見效!疤帷敝卫砟芰,凝聚鄉村振興“向心力”。
(劉剛 高瑩)連日來,在雅安市天全縣小河鎮順河村,潤兆冷水魚健康養殖示范基地建設現場熱火朝天。據悉,截至目前,天全縣已建成冷水魚養殖基地6個,產量近千噸,年產鱘魚苗300余萬尾,實現綜合產值3億元。
(衡歡)近日,在西充縣仁和鎮丹桂埡村億德種養殖農民專合社有機水稻種植基地,一片片青中帶黃的稻田映入眼簾,飽滿的稻穗散發陣陣清香。億德種養殖農民專合社有機產業基地的蓬勃發展,是西充縣大力發展有機農業、推進全域有機、促進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
四川金川:高原青稞迎豐收。
(劉剛 唐青)近日,雅安市滎經縣鄉村振興局聯合四川柯普農業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對全縣30位農民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企業負責人及基層干部,開展了“新農人”專題培訓。滎經縣鄉村振興局副局長陳新明介紹,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參與,而“新農人”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貴平鎮升龍村黨總支書記劉宗宇稱,獲得收益后,一部分用來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一部分分紅給農戶,一部分用來建設村基礎設施以及幫助村困難人員。陳世濤攝 2022年以來,天府新區眉山以項目為抓手、以科技為支撐、以示范為帶動,盤活6600余畝撂荒地。
筠連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龍盤村種植烤煙歷史悠久,是宜賓市第一種植烤煙大村,2022年,創建成為筠連縣糧煙鄉村振興示范區。2023年,利用龍盤村的各種優勢條件,筠連積極推進農旅融合綜合體建設,打造龍盤農旅融合片區。
近日,成都市大邑縣廟灣村迎來一些新變化。如今,廟灣村從十年前的交通不暢,人均收入水平不足兩千元,到現在成立了子灣公司(村集體資產公司),村集體資產總額達1100萬元。村集體運營的村民食堂、風箏館等消費場景每年收入約40萬元,廟灣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到3萬元。
四川省大竹縣55.1萬畝水稻迎豐收。
農技員每日到各自片區指導檢查施肥、打藥、剪枝、澆水、除草等,收集解決蔬菜生長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實現蔬菜種植“全過程”監控。符溪鎮依托“合作社+基地+市場+農戶”的發展模式,整合全鎮大棚蔬菜產業,拓寬銷售渠道,打響“符溪蔬菜”品牌。
(劉剛 黃依燦)為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群眾幸福生活指數,打造宜居和美鄉村。近年來,樂山峨眉山市高橋鎮在峨眉山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實干攻堅,積極推動“五大行動”落地落實,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出新彩、亮新顏。
周萬龍 攝 采摘現場。周萬龍 攝\連日來,在四川雅安市石棉縣安順場鎮共和村的果園里,剛脫掉果袋的黃桃掛滿枝頭,在綠葉的襯托下,金黃而誘人。果農們忙著采摘黃桃,成片的果園到處飄散著豐收的果香。(劉剛/文 周萬龍 攝)。
(邵理燕)眼下,正是花椒采摘上市的好時節,汶川縣灞州鎮大門村的百余畝花椒已經成熟進入采摘期,椒農們也趁著晴好的天氣,加快人手,進行采摘。走進穆林燕家里,一臺花椒烘干機正在運行,走近烘干機一陣陣熱氣伴隨著濃濃的椒香味從烘干機底部冒出來,烘干機里的花椒正在滋滋作響。
連日來,在九洪鄉三河村高粱種植基地,一片接一片的“火紅”映入眼簾,“搭配”上田間地頭揮灑汗水的農戶身影,形成了一幅喜悅美滿的豐收景象。據悉,目前,沿灘區九洪鄉的高粱種植面積超過20000畝,預計年產值將達到5000萬元,人均增收3000元。
龍馬潭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去年以來,龍馬潭區特興街道河灣村因勢利導,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有機高粱種植,促進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崩畲好方榻B,今后河灣村還將繼續引導群眾種植經濟效益高的高粱,讓高粱產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連日來,在自貢市貢井區高粱蔬菜現代農業園區里,一臺臺全自動收割機在來回穿梭,不停地忙碌著。今年,貢井全區高粱種植面積達到4萬畝,通過堅持產業結構調整,實施“高粱+”的輪作種植模式,實現了畝產增收的目標。
(劉剛 王官銀)近年來,樂山市沙灣區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精心選派優秀干部投入駐村幫扶工作,強化駐村干部的嚴管厚愛,引導駐村干部心無旁騖干事創業,著力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由組織部門牽頭攬總,圍繞“兩本臺賬”,聯動派員單位、職能部門,重點解決駐村干部子女就學、親屬就醫、配偶工作調動等事宜,同步做好節假日家屬的慰問工作。
組織開展首屆“嶺南天驕”杯高山茶制茶技藝大賽,提升茶農、茶廠的制茶技能,形成完整的茶產業鏈。致力于將茶文化打造成特色旅游品牌,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帶茶、茶旅互動的發展局面。積極建好雅康高速天全大熊貓主題文化服務區,打造服務各族群眾示范點。
(劉曾太)眼下,正值蜜桃成熟大量上市時節,在綿陽市平武縣響巖鎮清水村萬畝桃園里,一個個色澤紅潤的蜜桃掛滿枝頭,空氣中彌漫著果香。平武縣委宣傳部供圖 走進清水村,郁郁蔥蔥的桃樹上,蜜桃掛滿枝頭,桃林里隨處可見果農們忙碌采摘的身影。
仙臨鎮兩木村七組種糧大戶劉志英正帶領10余名工人加緊對自己承包的20余畝高粱進行收割、背運、裝車,忙得不亦樂乎。今年,南溪區以糧油現代農業園區為核心,建設五糧液定制基地面積3.45萬畝,其中釀酒專用高粱2.85萬畝,釀酒專用水稻0.6萬畝,涉及仙臨鎮、長興鎮、南溪街道、裴石鎮4個鎮(街)26個村,農戶9749戶。
丁春翔 攝 走進盧桂琴的葡萄園,遠遠就可以看見一大片拉著塑料網的葡萄棚,種植面積40多畝。葡萄架下,那些聞訊嘗鮮的客人正拿著剪刀,選中成熟的葡萄后果斷下手,把一串串誘人的葡萄納入囊中。
(邱滟茹 丁俊皓)“今天上午已經預約滿了,你們下午過來采摘桃子!7月27日,瀘州市納溪區豐樂鎮石通村桃園,桃農邱登平一邊包裝秋彤桃一邊與游客預約采摘時間,現場一派忙碌景象。
(劉玉亭)7月,正是蜜梨豐收好時節,瀘州市合江縣甘雨鎮黃桷村的果農們進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季節。與此同時,黃桷村黨支部發動黨員率先試種,同時成立了由村黨支部領辦,張少華為負責人的少華水果種植合作社。
”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肖小余介紹,近年來,四川圍繞川豬、川茶等十大“川字號”特色產業重點用力,傾斜項目和資源,加快優勢特色產業崛起。統計顯示,去年,全省十大“川字號”優勢特色農產品綜合產值達2.6萬億元,助力第一產業綜合產值穩居全國第二位。
盛夏時節,在汶川縣河壩地帶,成熟的青脆李已掛滿枝頭,飽滿的果實散發著濃郁的果香。汶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威州鎮雙河村村民劉君的果園里,一串串青色的李子掛滿枝頭,顆顆圓潤飽滿,滿眼都是豐收的景象。
(林忠偉)時下,正值辣椒成熟上市,在綿陽市梓潼縣,5萬畝辣椒迎來收獲季,從田間地頭到鄉村院落,到處都能看到成熟的紅色辣椒。梓潼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清華村辣椒收購點,椒農把辣椒直接賣給收購商販。
岷江鄉緊密結合“三域一居”工作,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岷江鄉積極探索構建“一核三治”的村治理體系。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管理制度》《婚喪簡辦制度》等制度,充分發揮農村紅白理事會的作用。
眼下,走進自貢市貢井區五寶鎮田壩村的田間地頭,放眼望去,一壟壟、一片片小辣椒長勢喜人,村民們正忙著采摘、裝袋,大家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通過大力支持和鼓勵村民種植辣椒,五寶鎮田壩村蹚出了一條產業增收的“致富路”。
自流井融媒 供圖 據介紹,伍富路起于自貢市貢井區伍家坡,止于沿灘區富全鎮。在自流井區境內全長22公里,全段平均路基寬度8.5米,路面寬度7.5米,路況水平優良,路域環境“暢安舒美”。
廖桂華 攝 盛夏時節,一場小雨過后,西充縣義興鎮黃嶺埡村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基地里的1000多畝大豆、玉米長勢良好。針對生產服務需求,西充縣農技推廣站持續組織專家服務團開展技術推廣、田間管理、產業發展等環節技術指導,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探訪“云朵上”的非遺:指尖溫度守護羌族技藝
俄羅斯地方媒體代表團參訪成都
老撾媳婦在四川:做鄉村“帶貨明星”
成都“90后”犬類行為調整師
四川小金瑪嘉溝:半山彩林半山雪 景色仿如仙境
川陜交界曾家山上萬畝林海披上“黃金甲”
四川黑水:斑斕秋色入畫來
四川九寨溝深秋美景引游人
“華媒攜手·共話發展”主題雕塑在四川成都揭幕